Back to top
Response to “交流站:须正视免护照通关的隐患” (Lianhe Zaobao 25 March 2025)
Lianhe Zaobao
3 April 2025
交流站:免护照通关仍须带护照
谨答复《联合早报·交流站》于3月25日刊登的陈胜文读者投函《须正视免护照通关的隐患》:
我们感谢陈先生的投函。
自2024年9月起,移民与关卡局逐步在各主要海空关卡落实免护照通关措施。此举使每名旅客的平均通关时间减少60%,从25秒缩短到10秒。
陈先生担心可能会出现犯罪团伙诱骗或偷渡受害者出境等安全风险,这点我们明白。我们要强调的是,使用免护照通关的旅客,与使用护照通过自动通道通关的旅客一样,都要经过类似的安全检查程序。不同之处在于,免护照通关使用虹膜和脸部生物识别技术,而不是护照,来验证旅客的身份。事实上,由于护照可以被伪造,这种方式反而确保了更安全的身份验证过程。
移民局可以使用各种数据库做后端分析,以在旅客通关前对他们进行风险评估。自动通关让移民局官员能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旅客的观察和特征分析上,以识别可疑行为。
移民局与执法机构紧密合作,打击人口贩运活动。一旦确认身份,人贩子及受害者会被关卡的生物识别系统识别出来,并被阻止离境。此外,移民局前线官员接受过培训,能够在免护照通关通道执行特征分析工作时,识别潜在的人口贩运案件,特别是受害者。
六岁以下的儿童不能使用虹膜和脸部扫描通关,必须在关卡出示护照。这是因为他们的脸部特征和相关的生物识别信息仍在发育中,可能无法作为验证身分的可靠手段。
我们也要向陈先生指出,离境旅客在其他接触点,如值机柜台和登机口,仍须出示护照以供核实。关卡的移民局官员也可能要求旅客出示护照进行核实。因此,所有离境旅客仍须随身携带护照。
移民局向公众保证,即使我们采用科技提升旅客的体验,保障边境安全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移民与关卡局
机构传播与服务司
战略传播与媒体关系高级助理司长
王沛文
机构传播与服务司
战略传播与媒体关系高级助理司长
王沛文
<Original letter>
Lianhe Zaobao
25 March 2025
交流站:须正视免护照通关的隐患
读了《联合早报》3月23日的新闻《丹那美拉渡轮码头翻新后通关时间缩短》,我心中有个疑问:在追求便利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忽略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无护照通关,仅凭人脸识别就能确认身份,的确是技术上的进步。然而,不再须要出示护照就能出境,无疑增加安全风险。尤其是在当今世界,人口拐骗案件层出不穷,免护照通关的实施,是否会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我有两个正在上中学的儿子,他们的护照一直由我保管。在免护照通关实施前,我无须担心他们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境。然而,一旦渡轮码头落实这一政策,我就失去这道安全防线。
或许有人会认为,即使出境无需护照,入境其他国家仍然需要,因此不存在安全问题。但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天真。犯罪集团一旦成功将人带出国境,便可能通过非法手段,例如贿赂或伪造证件,将受害者偷运入其他国家。
事实上,既然进入其他国家仍需护照,那我们为何要在出境时取消这一环节?免去短暂的护照扫描,究竟能节省多少时间?
对于回国免护照入境,我举双手赞成;但免护照出境,希望有关当局能慎重考虑,避免悲剧发生。
陈胜文